乘新时代教研之风,促学科特色建设长效发展——记第一次教育教学专家委员会例会

发布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02

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破解时代之困、满足时代之需,开展基于新时代的教育研究,是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教科研工作研究的方向和任务。3月1日下午,由研究室统筹,校领导、教育教学专家委员会成员及14位学科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谋划2023年春季学期教科研工作。


1678151399147.jpg


14位学科负责人结合“十四五”规划汇报学科长期建设落实情况,并依据学科特色建设目标介绍新学期工作计划。各学科汇报集中呈现如下:

立足常规教研,主抓课堂教学研究

各学科以研究新课程、新课标为重点,以备课、说课、观课、评课、同课异构、教学论坛、课例分析多种教研形式,继续进行大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突出并强化校本教研的引领作用。

融合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

自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来,按照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部署,14个学科利用四年时间以基础教育核心问题、前沿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吸收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立足新课标,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五育并举校本课程,形成大单元、大概念优质课程案例,积极倡导跨学科教研、跨学段教研、跨领域教研。关注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不断拓展教育科研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营造互学互鉴的学术生态。

打造学科特色,探索新时代教研路径

学科特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着时代、知识、科技的发展,学科特色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14个学科厘清新时代教研方向,梳理学科发展思路,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不断继承和创新中逐渐形成各自成熟的学科建设体系,并因学科知识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学科边界的日趋开放性,形成独有的学科特色。

锤炼教师队伍,系统规划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现实,更新理念、整体规划、精心组织,以高质量培训,规范性的引领,为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培养学术意识,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改革。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通过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自我知识结构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充实,以及对知识前沿的把握和学科知识的理解,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能动性”基础。

 

东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明珠校区校长刘丽君老师表示,深化教研工作改革要突出全面育人研究,加强关键环节研究,创新教研工作方式。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不断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学校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等方面的作用。

 

集思广益理清思路,击鼓催征踔厉奋发。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年,“十四五”规划执行的关键期,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科教研室将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研究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加快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从而真正让新时代教研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