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学科特性与教育内涵的有机融合。从能力立意走向素养立意,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提升,是学科教育的本原回归。学科核心素养意味着学科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第40届教学百花奖“聚焦跨学科 专注新突破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第二阶段的教学研讨以大概念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锚点,倡导各学科引领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对知识的本质认知,实现学科关键能力的进阶,涵育学科核心素养。截至今日,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利用组会时间分别完成了“指向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研讨。
以统整促发展 于整合求突破
本届百花奖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研讨以七上第六单元教学为例,与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联袂打造了两节同题异构课《撞开想象之门》。李艺娃老师的教学以戏剧创写、修改任务为载体,统整单元语文要素与戏剧表达元素,建构语文实践活动空间。学生组成“主创团”“质询团”“智囊团”,论辩中互评互改剧本,尝试用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学科思维品质的发展。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的肖思阳老师设计了“三言两语说故事”“上挂下连探故事”“你来我往编故事”三个主要课堂任务,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及拓展学习资料,以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卢军良教授认为两位老师乐于实践,勇于探索,肯定了两节课在大单元教学的阅读与写作、评价引入课堂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卢老师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关注教学整体性、靶向性与连续性,让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求,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鹏教授肯定了两位老师将不同任务群重组的设计,用任务的学程化设计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能力进阶。徐教授还重申了大单元教学需要厘清的三个关系:任务群和大单元的关系,提倡一个单元与不同任务群的相互交叉渗透;单篇和单元的关系,以单篇为基础,实现单元的整合或重组;学习任务和活动之间的关系,强调任务设计的进阶性,以少量、优质的任务获得典型、深刻的体验。
与此同时,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刘艳老师也发来了评课视频,分享大单元教学的思考:立足核心素养,充分利用教材范本,在交流与写作中充分激发学生实现思维爬坡,实现了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用足教材,情境激发;善用量表,生生互评。
专家的点评指导提升了老师们的认识,促进了教研反思。在大单元教学中,注重学科整合与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文积累解决现实问题;让任务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将学科逻辑、生活逻辑、认知逻辑三种逻辑融入到教学中,真正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助力。
赓续经典 迭代创新
本届百花奖数学学科在研究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开展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与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项目学习融为一体,是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亮点。数学组从2022年暑期正式启动,通过专家引领、自主学习、讨论分享等学习方式,在完成了新课标与相关理论的初步学习之后,于2022年10月开始,组建教师攻坚团队,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例开发,目标是探索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程建设路径与策略。本次活动展示的课例“平行线的判定”就是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研讨和展示。
刘子鸣老师从生活中给人以两条平行线直观印象的实例出发,抽象出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并提出如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这一核心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发现平行线的定义并不能用于两直线平行的论证,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通过类比两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并总结出利用“角”这一可度量的对象来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类比、迁移体会到用角来判定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贯穿全章的主线,体现了单元整体设计的思想。
本次活动再次邀请了合作友谊校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希望通过跨区域的教研交流,碰撞出教育改革的思想火花。来自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的袁岳华老师,首先运用“黑林错觉”引发学生对平行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兴趣,然后引领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学具判断给出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这一开放式的探究活动,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束缚,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同学们在真思考、真操作、真交流、真合作的氛围中,提出多种判定平行线的方法。最后,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又经过不断地思辨,在这些判定方法中归纳总结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定理。整节课开放的研究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届教学百花奖既有践行者,也有指路人。活动邀请了东北师范大学韩继伟教授、吉林省初中数学教研员梁凯毓、刘小歆老师、长春市初中数学教研员钟红老师作为评议专家。四位专家对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的真研究、真实践赞誉有加,同时鼓励了我们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跨学科融合学习课程的探索,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
关注问题解决 发展学科品质
本届百花奖英语学科聚焦课程标准,打破单元界限,统整教学资源。以育人为导向,以主题研究为引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横向知识联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联动,层层递进,培养元认知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学科朱占丰老师围绕“职业选择”大概念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依托课内外同一主题意义下的不同语篇,设计层层递进的语言及思维相融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选择”这个核心概念,带领学生了解影响职业选择的诸多因素并进行自我反思,使其初步形成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本节课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建立起知识学习与学生素养发展的联结,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认识自我并反思自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从能力到素养的转化。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的曹红霞老师通过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变,鼓励学生敢于梦想,勇于追梦。曹老师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运用学习策略,发展语言技能,理解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论述:“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学习中才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因此,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不再局限于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时刻体现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切与培育;学生的学也不再局限于理解和再现教师教授的知识,而是体现为通过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呈现素养的提升。核心素养的根本意义在于以概念性视角、引导式教学和引导性问题指导师生互动、协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