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流 共咏华夏之魂

发布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1

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在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一堂跨学科融合课《黄河颂》,精彩纷呈,震撼心灵。这节妙趣横生、意蕴深厚的融合课,由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黄河颂》一文延伸开来。本节课由整首作品所呈现出的画面导入——美术学科用画笔晕染开诗的意境,勾勒出诗中所描绘的“万丈狂澜”和“九曲连环”;地理学科从“黄沙治理”的成果入手,将黄河入海口的沧桑变迁讲述为一部自然史诗;历史学科将仰韶的文明曙光与抗战烽火中的《黄河大合唱》叠印成时空长卷,让大禹的耒耜与冼星海的音符在黄河涛声里共鸣。

1750401495228.jpg

“风在吼,马在叫”,《保卫黄河》的合唱荡气回肠,其韵律与《诗经》“河水洋洋”的咏叹形成奇妙的互文,让黄河精神在音律的碰撞中迸发新的生命力。课堂最终回归到“河”字的文化解码,从《诗经》《史记》中的专属称谓,到唐诗宋词里“黄河”的普遍出现,一个字的演变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当“河”褪去神性成为地理坐标,当“黄河”被赋予民族人格,这不仅是命名的更迭,更是文明认知从蒙昧走向自觉的见证。

当知识在学科边界处交融,当历史在语境中苏醒,黄河便不再是地理教材的注脚,而是每个中国人精神原乡的坐标。这种跨时空的对话,最终指向的是文明传承的深层命题——在解构与重构中,让古老河流永远葆有滋养心灵的力量,让这条承载着文明基因的河流,继续在青少年心中奔涌成永恒的图腾。